魯桂珍博士
李約瑟博士《中國科學技術史》背後的主要推動者及合作者
“傑出的劍橋科學家,維生素B1分離流程的先驅,
李約瑟博士《中國科學技術史》多卷的主要合作者。 1989年,她成為了李約瑟博士的妻子。 “
李約瑟博士及魯桂珍博士的婚禮,圖為夫妻二人走過凱斯學院入口
魯桂珍博士的一生像玄冥中安排好的︰從20世紀初在一個受過良好教育的開明家庭出生;到攻讀中國營養生物化學,並最後進步成為維生素領域的權威;與桃樂西博士在劍橋的博士研究;李約瑟博士在《中國科學技術史》項目上的合作;最後在桃樂西博士去世後與李約瑟博士的結婚。她辭世後,李約瑟對她非凡的一生作了精彩的讚頌,現簡述於下︰
魯桂珍,1904年9月1日出生在南京,是精通現代西藥藥典的中醫魯茂庭的獨生女。她就讀於南京金陵學院,1926年獲得學士學位後,在北京協和醫學院開始了研究生涯,在那裏成為了化學病理學家。1928年,她來到上海,先後在女子基督教學院和聖約翰大學擔任生物化學教師。1933年,到上海亨利雷士德醫學研究所擔任研究員,在那裏與著名的維生素權威本傑明普拉特教授合作進行維生素研究,特別是維生素B的分離技術。
1937年日本轟炸上海期間,她雖感染了傷寒,還是冒著生命危險離開上海,到英國劍橋紐納姆學院的威廉鄧恩爵士研究所,隨桃樂西博士(1896-1987)攻讀生物化學博士。在這裏,她遇到了李約瑟博士(1900-1994),並開始了與他持續終生的一段關係。她激勵他學習中文,讓他展開對中國科學史、技術史和醫學史的研究工作。
魯桂珍在1939年憑藉對維生素B1缺失症的研究獲得了博士學位。二戰期間,1939-1941年她先後在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的實驗生物化學研究所和三藩市的哈里曼研究實驗室擔任研究員繼續進行維生素(B,E)缺失症的相關研究。她因為對金合歡樹花朵的過敏而被迫搬走,先是於1941-42年搬到了阿拉巴馬州伯明翰巿的希爾曼醫院的營養學診所;接下來在1942-45年,她先後前往費城國際癌症研究基金會和紐約哥倫比亞大學醫生及外科醫生學院的生物化學系工作。在哥倫比亞大學的時期,她成為了著名物理學家吳健雄的好友。
1945年,她加入了在戰時中國首都重慶的中英科技合作辦公室,該辦公室是由李約瑟於1943年在英國大使館的英國文化委員會支持下設立的。1946年,她隨辦公室遷往南京,1947年獲聘為南京大學營養科學教授。然而,她很快便獲新成立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自然科學部招手,到巴黎工作。在那裏,她擔任了9年的科學辦公室助理主任,負責按照重慶中英科學合作辦公室的模式建立實地科學合作辦公室。
最終,在1957年,她搬到了劍橋,在那裏度過了餘生。在劍橋,她獲得主要來自維康基金會的資金,與李約瑟在許多領域進行合作,主要是醫學領域,例如法醫學歷史、中國的天花和疫苗接種等。尤其是她為李約瑟博士七卷《中國科學技術史》提供的研究協助,並與他一起發表了幾篇文章和合著《天刀:針灸的歷史與原理》(CUP, 1980)。她也協助李約瑟博士完成了數項深入研究,並陪伴他在1964年至1984年之間到東亞去進行籌款訪問。李約瑟博士收集東亞科學歷史圖書館(現在劍橋李約瑟研究所)館藏的許多研究材料及書籍時,魯桂珍也作出了巨大貢獻。
1987年桃樂西博士去世後,魯博士與李約瑟於1989年結婚。不幸的是,他們的婚姻只維持了兩年,她於1991年11月28日因支氣管肺炎病逝。雖然她習慣性地保持在李約瑟的聚光燈之外,但對李約瑟博士超過半個世紀之漢學研究的支持卻功不可抹。正如何丙郁指出的:“假如沒有魯桂珍,就不會有李約瑟,只會在生物化學領域有一個約瑟夫尼達姆(Joseph Needham)”
More on Dr. Gwei-Djen Lu-Needham can be found in: 《Lu Gwei-Djen: A Commemoration》
by The Pentland Press Ltd. | Edinburgh · Cambridge · Durham